随着科技的发展,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假冒伪劣商品、虚假保健品等诈骗案件频发。为提高老年人的防诈骗意识,帮助其识别真假物品。7月16日,柏瑞康健康服务团队在中堂镇开展“慧眼识真,防诈骗”实践活动,为老年人送上实用的防诈指南。
活动中,服务人员通过实物对比、案例讲解等方式,向老年人普及常见诈骗手段及鉴别技巧,食品药品辨真伪:看包装,正规产品包装印刷清晰,有完整的生产日期、批号及防伪标识。
查渠道,通过官方平台验证条形码或二维码,避免购买“三无”保健品。警惕“特效药”:宣称“包治百病”“祖传秘方”的产品多为虚假宣传。日常用品防“李鬼”,家电、日用品可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或网站查询真伪,低价“促销”需谨慎。收到“免费礼品”“中奖通知”时,务必核实信息,不轻信陌生电话。金融诈骗要警惕:切勿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密码、验证码,遇到“转账”“退款”等要求时,第一时间联系子女或社区核实。
通过互动体验,进一步提升了提升老人的防诈“免疫力”。活动现场,服务人员还设置了“真假对比体验区”,邀请老年人亲手触摸、观察真假商品的差异,并模拟常见诈骗场景,帮助老人掌握应对技巧。72岁的李阿姨表示:“以前总听说有人买保健品被骗,今天学了这些方法,以后买东西心里更有底了!”
活动结束后服务团队持续为老年人提供防诈支持,同时呼吁子女多关心父母的生活需求,共同筑牢家庭防诈防线。防诈小贴士:
- 牢记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”,不贪小便宜。
- 遇事多与家人、社区工作人员商量,不独自做决定。
- 可拨打[当地反诈热线电话]咨询或举报可疑情况。
关爱老年人,从防诈开始!让我们携手用“慧眼”识破骗局,守护长辈的财产安全与幸福晚年。
撰文 | 梁诗琪
审核 | 王文星
编辑 | 郑嘉欣